一、个人的存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
个人存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分情况判断。若存款是一方在婚前所得,根据《民法典》规定,这属于其个人财产。例如,婚前个人积蓄存入银行产生的利息,仍为个人财产。
但婚后一方通过以下方式取得的存款,属夫妻共同财产:一是夫妻双方婚后的工资、奖金、劳务报酬;二是生产、经营、投资的收益;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;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(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);五是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。像婚后夫妻共同经营企业的盈利存入银行,这笔存款就是共同财产。判断关键在于取得存款的时间及资金来源是否与夫妻共同财产相关。
二、个人存款怎样认定才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
根据法律规定,以下情况个人存款可认定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:
1.一方的婚前存款,即结婚登记前已取得的存款。
2.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,比如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等,因其具有特定人身属性,仅归一方。
3.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,明确指明是给一方个人的。
4.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,如男士专用剃须刀等具有特定个人属性的物品。
5.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,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定。
要证明属于个人存款,需保留好相关凭证,如婚前存款的银行存单、人身损害赔偿的协议及支付凭证、明确的遗嘱或赠与合同等,以备在涉及财产分割等问题时作为证据。
三、个人存款认定为个人财产有何条件
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个人存款认定为个人财产一般需满足以下条件:
首先,存款来源合法。若资金是通过合法的劳动所得、继承、受赠等正当途径取得,可认定为个人财产。
其次,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,一方以个人财产购置的存款,明确有证据证明该存款的资金来源仅为其个人财产,如婚前财产的孳息等,也属于个人财产。
再者,夫妻双方有书面约定,明确该存款归一方个人所有,此约定需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实质要件。
另外,特定的人身损害赔偿款、工伤赔偿款等专属于个人的款项存入银行,也属于个人财产。总之,要综合考虑资金来源、取得时间、是否有约定等多方面因素来认定个人存款是否为个人财产。